Site icon 魚兒 x 牽手明太子的「視」界旅行

漫遊~宜蘭頭城老街

 

我知道的台灣老街至少有數十條。
無論是淡水老街、九份老街、湖口老街、三峽老街、鶯歌老街、大溪老街、苑里老街、內灣老街……,
都具有各地方的特色,也發展出自己的文化風格。

只是,觀光與文化是矛盾的。觀光所帶來的人潮與商機,往往是令古街道文化沒落的主因。
觀光帶來了錢潮,但也失去孕育老街文化的意義。

這一天我們造訪的是位於蘭陽平原最北端的「頭城」,也就是「開蘭第一城」。
這裡的「和平街」,是頭城最古老的街道,也是宜蘭僅存的老街

其實頭城從未真正築過城牆,它之所以稱為頭城,應源於吳沙公翻山越嶺,
移墾蘭陽,開墾地,築土圍,建立漢人第一個聚落,故稱之為頭城。
爾後逐漸往南開墾,有二圍、三圍、四圍、五圍……。

頭城和平老街,沒有其它老街那種繁華再造的榮景,有的是我們輕輕走過的腳步聲,與鄰人們淺淺的嘻笑談話聲。
這條老街,是我目前為止見過的老街裡,最寧靜最安詳的街道。
它沒有濃重的觀光氣息,沒有商販的叫賣聲,也沒有遊客的喧鬧聲。
漫步在巷子裡,四周安靜的連穿著高跟鞋走路都很容易引起鄰人們的注意。

即便是周末,「頭城老街」四周仍是一片寧靜,在老街裡散步,有一種很輕鬆又自在的舒適感。

▲▼ 佔地遼闊,建築宏偉的《盧纘祥宅》,曾在八十七年度榮獲宜蘭縣家戶綠美化競賽優等獎。
從房屋建築看來,此戶必是大戶人家。1951年,盧纘祥當選為首任民選的宜蘭縣縣長。
雖然是縣定古蹟,但因為是私人住宅,所以只見大門深鎖,使遊客無法入內參觀,詳探更多的建築特色與文化史蹟。

▲▼ 《十三行康家古宅》,屋齡約在一百五十年左右,曾是宜蘭對外貿易的港口及倉儲區。
十三行是當時頭城首富康家所有,因為緊鄰港口,成為貨物批發的倉庫,因此造就了康家富有的基石。
十三行與盧纘祥宅一樣,目前仍是私人住宅,不對外開放參觀。

▼ 這棟建於日據時期的建築,在台灣光復後改為《頭城國小校長宿舍》。
目前設置為《頭城鎮史館》,提供資料供民眾參考。

▼ 《吳朝陽宅》,創建人為吳裕,約於日昭和五年,請唐山師傅來頭城興建。
這是典型的店屋型式,建築風格樸實簡約,騎樓柱仿希臘古典愛奥尼克的凹槽柱身及柱頭。
目前也是私人住宅。

▼ 走訪這條寧靜的老街道時,稍稍一不留意就會錯過這不太起眼的《新長興樹記》。
此建築為中西合壁,相當罕見。尤其那木造正門上的木雕門聯,精緻的浮雕,既古璞又典雅。
而門楣上的浮雕,也是西方圖騰,完全呈現出自我的風格。
看到這些木雕與雕花刻痕,很容易讓人掉進那過去的懷舊年代。
可惜這座建築似乎沒有再整理過,有些荒涼。

▼ 《源合成商號》是一棟日治大正時期的建築,當時日本正推動西化政策,所以整體建築風格偏向西化。
它是當時的米商,以經營文市商貨為主。中央間後方為庭院,左右間設有過水廊。
目前算是保存的很完整的建築,值得更深入的細細探究。

短短的一條和平街,早在清朝時期曾繁華一時。
然而世間沒有永久的繁華,一場水災淹沒了頭城港,加上交通的開發,最後還是走上沒落一途。

放眼已經走過歷史榮枯的「頭城老街」,正猶如走過一段台灣建築滄桑史。
頭城老街」,為我們留下一段珍貴的文化資源。

相關訊息 免費。※老街上的古跡多半為私人土地,尚有居民居住,因此僅可在屋外參觀。
 
交通路線北宜公路(或濱海公路) > 往礁溪方向 > 頭城加油站左轉 > 青雲路 > 過協天宮牌樓 > 於下一個紅綠燈路口右轉 > 盧纘祥宅 > 頭城老街

 >>>> 老街巡禮

鶯歌老街     內灣老街      湖口老街     

金門老街     三坑老街

Exit mobile version